<作者 劉耿僚醫師>

許多慢性的病痛或疾病,像經常偏頭痛、反覆頭暈、小兒ADHD注意力不集中與過動症、常常嘴破、筋骨酸痛、落枕、失眠、慢性咳嗽、皮膚常常出現不會癢的紅疹、喉嚨卡卡的慢性咽喉炎、肚子經常脹氣便秘或腹瀉、腸躁症、長期的慢性的免疫風濕疾病與自體免疫疾病反覆發作卻找不到原因、…等等這些的許多內科慢性疾病,其實都跟兩個因素有關:一是睡眠品質,二是你所吃的食物!
古老的諺語說:「病從口入」,就是這個智慧。
人的身體都需要休息來恢復體力,尤其是高度活動的大腦產生的代謝廢物清除,與免疫系統的恢復。所以睡眠品質的重要性很容易理解。可是關於食物,就是我們每天吃的東西這一部分,就常常被許多人忽略了,包括專業的醫療人員!
我們總以為我們吃的東西越營養越好,或是廣告說什麼食物(譬如雞蛋、奇異果)很營養,我們就吃很多,這樣對身體越好!其實錯了!
事實不是我們想的這麼簡單!許多醫師營養師說每天吃一粒蛋每天吃番茄,能讓你遠離醫生…。其實這是錯誤的!你每天都吃一樣的東西,不管是素食和葷食,植物性的或是動物性的,這些同樣的食物進入你體內後,都是屬於外來的物質,這就像細菌病毒這些病原菌一樣,進入你的體內,你的身體知道這是外來的物質!而我們身體最厲害的一點就是免疫力,也就是對抗外來侵入物質的抵抗力。
當你的免疫系統有問題時,也就是說免疫力過低或過強時,都會導致疾病。而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其實也是屬於外來物質。
我們很容易理解「病原菌的感染途徑」:一是從鼻子吸入的飛沫傳染,二是從嘴巴吃進去的,三是皮膚黏膜受傷的傷口進入的,這三個途徑。
上面我們提到了從嘴巴吃進去的這一個路徑,不就是每天都在三餐吃飯的過程發生嗎?
當一個人的腸胃道不是很健康,例如腸胃道發炎後,腸胃道的黏膜因為發炎而導致缺陷,而有微觀或巨觀的破口,這就跟皮膚受傷後細菌容易從傷口感染造成的皮膚化膿是一樣的道理。
當我們的腸胃炎導致的腸胃道黏膜的傷害,或是「腸漏症」,或是腸道敏感的「腸躁症」,也就是你的腸胃道不是很健康的時候,你吃進去的原本所謂「很有營養的食物」,就有可能在這些食物還沒被腸胃道徹底消化完全、還是大分子的時候,就被吸收進入或者說是滲漏進入你的腸道淋巴管跟血液裡面!
我們知道澱粉最終會被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質最終會被消化成胺基酸,脂肪會被消化成脂肪酸…,然後才被吸收。當你的腸道有缺損時,正常的食物還沒被完全消化,就可能進入你的血液循環跟淋巴循環裡面,就會導致不正常的免疫發炎反應,也就是你的身體會把這些異常的、未消化完全的大分子食物顆粒,當成是外來的病原菌之類不好的東西,進而製造產生攻擊這些食物的免疫反應,其中就包括各類的抗體。
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人體的70%的免疫淋巴細胞集中在腸胃道,例如IgA這個抗體有70%以上是在腸胃道產生的。
所以在醫學上有一個常見的說法就是:「腸胃道是人的第二個大腦」!
而事實上也是!在腸胃道系統裡面,真的還包含有一部分的大腦細胞!正確的說,應該是與大腦同類的神經內分泌細胞,至少有一億顆以上的這類細胞,存在我們的腸胃道。再加上腸胃道佔了七成以上的免疫細胞,所以把腸胃道當成人的第二個大腦,絕對不為過,也恰如其分。
而跟我們吃的食物最相關連,也就是食物會誘發產生的慢性發炎的抗體,就是IgG4,免疫球蛋白G4。所以我們可以從抽血檢查血液中產生的,針對不同食物產生的不同食物的IgG4是否過高,來找出你的身體正在對哪一種食物產生免疫反應,或說食物慢性發炎。而這食物誘發IgG4抗體升高的慢性發炎反應,就是導致你的身體不同部位的一些慢性病狀的一大原因!
因此,許多上述的頭暈頭痛、免疫風濕疾病…,許多慢性病痛,包括兒童過動症,解決的方法之就是:讓你的腸胃道盡量健全!另外一個方法就是:找出哪些食物正造成你的免疫系統異常而在攻擊你的身體。
這些食物產生慢性發炎反應,也就是「食物不耐」food intolerance,你如果能找出這些食物,進而刻意避開吃這些食物,就能讓你的慢性發炎緩和下來。
所以理論上天天吃蛋、天天吃奇異果、天天喝牛奶…,都是不健康的!
再一次強調:每天吃童同樣的健康食品或營養食物,這種觀念是不對的,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
當你的身體有找不出原因的病痛時,除了改善睡眠品質讓身體獲得休養,讓(大腦)代謝廢物排除以外,另一個很大的重點就是:要找出你吃的東西哪些是不對的?並不是你吃的東西不營養或不健康,而是你吃的這些很營養很健康的食物裡面,哪些正在誘發你的免疫系統對食物產生發炎反應?你只要找出這些食物,再避開不吃一段時間,你體內的免疫反應的發炎抗體,就會被代謝分解掉。一段時間後,這些免疫發炎反應消除後,你可以再度恢復吃這些食物,只是不要每天吃、長期吃!很自然的,你的身體發炎反應的相關症狀就會解除。當然了,你也可以設法改善你的腸胃道健康狀況,例如規律的飲食、不要暴飲暴食、不要吃過度刺激的食物、盡量排便正常、盡量維持腸道的益生菌族群健全(例如少吃抗生素,適時補充益生菌)…,腸道越健康就越不會有這種特定食物引起的慢性發炎或稱食物不耐的問題。
在食物引起的慢性發炎反應中,我們可以簡單的抽血檢驗血液中的IgG4這種食物引起的慢性發炎抗體,這種抗體跟一般我們鼻子過敏和皮膚過敏那些「急性過敏」的抗體IgE是不一樣的。
IgE在血液中的半生期可能只有兩、三天,產生後很快就會消失。而這種IgE媒介的急性過敏反應就是你一旦接觸了過敏原,就會迅速發生症狀,可能一兩個小時內就出現症狀,所以我們自己通常很容易可以知道急性過敏反應的外來抗原是什麼?例如你抖動一下棉被和衣櫃裡的衣服,大量接觸灰塵與塵蟎時,你可能就會打噴嚏、鼻塞、流鼻水,或是你吃到蝦子螃蟹等海鮮後,很快就會眼皮或嘴唇腫脹,和皮膚癢起疹子等等,這就是急性的食物過敏,你也可以檢測血液中的IgE抗體種類來找出是哪些外來抗原引起你的急性過敏。
而食物慢性發炎或稱食物不耐,就不一樣!它是因為你長期每天的吃進的食物抗原裡面,身體長期慢慢的接觸累積下來的,並不會有急性的迅速反應,所以通常我們自己很難發覺這種慢性食物發炎的種類是什麼!所以我們可以抽血檢測血液中食物的慢性發炎抗體IgG4的種類。
由於IgG4抗體在血液中的半衰期是21天,所以抽血非常容易就能偵測出來是哪些食物有較高的IgG4抗體濃度。一旦你知道哪些食物的抗體升高,你就可以擬定計畫,避開這些食物,也許三個月,也許6個月,就可以讓你身體的慢性病痛消失了!
這就是所謂的「食物慢性發炎」或「食物不耐」檢測!
請記得:這個是跟「急性過敏原檢測」是不一樣的!
arrow
arrow

    奇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