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 位: 耳鼻喉科 發 表 人: 沈炳宏 發表日期: 2005/8/5

裝飾用圖片

舌癌的發生與嚼檳榔、抽煙、喝酒有密切的關係,由於舌頭為一容易觀察的部位,因此應可早期診斷並早期治療。舌癌多原發於黏膜表面,九成以上為鱗狀上皮細胞癌,早期常呈潰瘍或腫塊,未必會出現疼痛,有時口腔黏膜表面出現顏色變化,也有可能是癌病前期之徵兆。研究顯示,口腔黏膜如出現白斑,則有可能為癌症或癌前病變,而出現紅斑,則機會還會增加,不可不慎。

 

舌癌的確切診斷,必須作組織切片檢查,由顯微鏡下觀察判斷,如確定為舌癌,則必須作臨床分期,如為早期如癌(第一、二期),必須要用外科手術切除治療,手術後考慮再加上放射線治療(5000~7000cGy),療程約五~七週完成。如診斷時已屬晚期,無法單以局部手術切除者,則必須合併手術、放射線及化學治療。

 

早期舌癌之治癒率相當高,五年存活率可高達70~80 %以上,因此,舌頭如發現有異狀之民眾,千萬不要猶豫,應立刻找醫師檢查,以免錯失治療的最佳時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奇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