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9/26 00:17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核磁共振造影檢查(MRI)往往用來追蹤腫瘤病情。不過很多人在檢查過程,或在檢查完畢,出現頭暈現象。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最近發現,核磁共振造影儀器中的強力磁鐵可能對內耳系統造成衝擊,進而影響平衡感,所以有的人會產生暈眩。
研究結果也發現,檢查過程中,核磁共振造影會影響大腦活動,特別是掌管平衡、活動部位,很容易出現變化。
研究人員認為,核磁共振造影檢查需要使用強力磁鐵,而磁鐵在儀器運作過程會推動內耳液體循環,干擾平衡,使內耳平衡系統出現異狀,這樣就可能引起暈眩,有些人也會感覺自己好像自由落體般墜落。
研究人員詢問自願者是否有暈眩感,並觀測他們眼球震顫的情況,當大腦偵測身體正在運動、移動,眼睛就會不由自主產生「眼球震顫」現象。
研究發現,在核磁共振造影儀器中,健康者很容易出現「眼球震顫」活動,而內耳迷路功能欠佳的人則不會有「眼球震顫」。研究人員表示,內耳平衡中心很可能受核磁共振造影影響,而造成暈眩感覺。
研究也發現,不管檢查時間是長是短,核磁共振造影能量越強,眼球震顫就會越加迅速。
這項研究近日已發表於線上板「當代生物學」期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奇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